受一次能源供應、燃料價格等因素影響,廣東省內機組發電能力有限,當前電力供應形勢緊張。目前,廣東全省各市已啟動有序用電預案,多地工業企業“開三停四”甚至“開二停五”錯峰用電。
廣東省能源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本輪錯峰用電主要是因為高溫天氣下電量負荷雙增長、省內機組發電能力有限等因素造成的,并不是因為能耗雙控(能源消費強度和總量雙控)工作。
目前,廣東正全力采取有效措施,積極應對近期電力供應緊張狀況,增加電力供給。需求增長供應不足?有序用電與雙控無關
數據顯示,今年1—8月,廣東全省全社會用電量5252.73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7.33%。9月以來,經濟運行態勢良好、用電需求高疊加高溫,預計9月廣東最高統調負荷需求超過1.41億千瓦,同比增長11%。
廣東當前面臨電力供應緊張的局面。近期全省錯峰用電安排在1500萬千瓦左右,本輪錯峰在雙臺風高溫期間曾一度達2100萬千瓦。
廣東省能源局副局長劉文勝表示,本輪電力供應不足的原因主要有:
一是廣東省經濟復蘇勢頭強勁,社會經濟發展平穩快速態勢帶動電力電量均高速增長,1月和3月歷史上首次用電負荷突破1億千瓦,電量增速達30%以上。1—8月,廣東省全社會用電量5253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7.3%,比全國增速高3.5個百分點;目前正是“金九銀十”訂單高峰期,二產、三產用電需求持續旺盛,工業用電量3077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8.3%。目前,廣東省統調最高負荷需求為全國最高,達1.41億千瓦,同比增長11%。
二是高溫“加持”,電量負荷雙增長。作為典型的氣溫“敏感”型地區,廣東近期氣溫最高達34℃—38℃,較往年同期偏高3℃—4℃,氣溫每升高1℃,電力負荷便將提高200萬—300萬千瓦。三是省內機組發電能力有限。天然氣、煤炭價格高漲,資源供應緊張,火電企業發電積極性不高,疊加機組長期頂峰發電設備存在缺陷等因素。
這輪錯峰供電跟“雙控”是否有關系?劉文勝指出,本輪錯峰用電主要是因為高溫“加持”電量負荷雙增長、省內機組發電能力有限等因素造成的,并不是因為能耗雙控工作。廣東省堅持依法依規推進能耗雙控工作,避免“一刀切”做法,對未批先建等“兩高”項目依法依規采取停工、停產整改等措施;出現電力供應緊張時,優先保障居民生活、服務業等用電,重點限制“兩高”企業用電。
千方百計挖掘供應能力保證電力供應
當前,廣東全力采取有效措施,積極應對近期電力供應緊張狀況。全力增加電力供給;推進重點電源項目及送出工程建設;組織發電企業、電網企業加強運維;全力統籌協調西電增加供應。
劉文勝指出,針對煤炭、天然氣價格高企,發電企業成本增加的問題,廣東在前期已出臺峰谷分時電價政策、氣電迎峰度夏期間上網電價補貼方案等系列措施,目前正在抓緊制定新的政策措施引導煤電機組頂峰發電,近期加大力度督促主要發電集團將機組發電能力盡快恢復至正常水平,并聯合有關部門現場督查檢查機組存煤、限高、臨修原因,督促電廠盡快恢復正常供電。
“我們全力安排省內電廠按機組最大能力發電,同時發揮南方電網公司資源優化大平臺統籌優勢,積極爭取省間電力多送。”南方電網廣東電網公司電力調度控制中心包博介紹,廣東電網通過積極協調、千方百計挖掘廣東省內外電源供應能力,加強需求側管理等舉措,保證電力最大能力供應。
廣東電網還增加95598座席人員,做好客戶溝通工作,爭取企業的積極配合和理解;同時,充分利用氣象資源信息,滾動跟進氣象形勢,加強供需研判和負荷走勢預測分析,優先組織市場化需求響應,挖掘地方電源發電和需求側響應的潛力。
(來源:廣東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